青少年的成癮問題(藥物成癮、網路成癮)    文章來源---Uho健康網

黃蓉蓉醫師

依據一項2005年的全國調查,台灣在學的國高中生約0.40%1.06%曾使用過任一種成癮物質,高職生則有1.84%2.85%曾使用,而在街頭訪談所得的青少年中曾使用過成癮物質比例則更高。

藥物成癮

青少年由於個性尚未成熟,因此容易因好奇或受引誘而開始嘗試成癮物質。(法務部的研究發現青少年使用毒品以好奇、模倣居首位朋友引誘居次,喜歡使用後的感覺為第三,逃避挫折感佔第四位。)普遍先從煙、酒和檳榔入門,接著可能就是搖頭丸、K他命、安非他命等。青少年使用物質通常與家庭環境息息相關,家人可能有類似的惡習,或因家庭缺乏關懷,轉而認同同儕或受同儕誘惑而染上物質成癮。結果除影響身心健康以外,也可能因此衍生偏差行為與犯罪行為,因此,青少年物質使用問題其實相當值得社會重視。

網路成癮

網路成癮乃泛指所有與網路或電腦使用有關的病態、強迫性使用行為,這種使用行為的失控程度,已經造成社會、職業、家庭、人際功能的嚴重障礙。此乃網路普及後新出現的一種心理問題,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受到網路成癮的困擾,這已成一個嚴重影響青少年發育與成長的心理行為障礙。

「預防勝於治療」和「早期診斷,早期治療」是醫學的金科玉律,也是處理青少年成癮問題之最佳準則。

要預防青少年的成癮問題於未然,須從個人家庭、及社會三方面共同著手

個人---包括以教育及輔導方式加強個人之健康信念、因應壓力的能力,和對藥物濫用之認知

家庭、社會----塑造美滿的家庭以及安和的社會,則有賴政府及全民的努力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對有藥物濫用者之診療,則須家人及師長提高警覺,以期早日發現,再施予藥物、心理治療,以及預防再度濫用之措施。

青少年時期是一個很重要的成長階段,它不僅是個人進入成年的過渡期,也是一個人尋求自我認同的主要階段,因此,一個人在這個時期所形成的價值觀及行為模式,都對未來的發展有深厚的影響。

從健康促進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,青少年階段正是建立正確健康行為模式的關鍵時期,也是行為養成的初期,因此若能針對誘發負向行為的因素,及早與以控制或改善,那麼個人不僅可享有健康之青少年期,甚至可以將身心健康延續至成年期或老年期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colorful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